华辰2016春拍丨瓷器玉器工艺品:佛光普照 长物可玩
2016-05-09 10:50
瓷器玉器工艺品预展:2016年5月11日-12日
拍卖:2016年5月13日 下午2时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
华辰2016年春季拍卖,瓷器玉器工艺品部精选177件藏品,涉及瓷器、玉器、佛像、木器、铜器、家具等多个品类,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亦有小品可供赏玩。
“来谁堂”精品珍赏

Lot 1006
元至明早期 木胎金漆释迦苦修坐像
高 63.5cm.
出版:《中国佛教寺庙宝藏——自在妙菩提》,台北: 藏新艺术有限公司,2012,展品14,90-93 页。
参阅:1. 王世襄,《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三联书店,2007年,57-58页。
2. 《亚洲铸造艺术》展览图录,迈阿密大学,1978年1月19日至2月19日。
3. Hugo Munsterberg,《中国佛教铜像》,Charles E. Turtle公司,160页,图版122。
4. Ulrich Von Schroeder,Indo-Tibetan Bronzes,Visual Dhama出版公司,香港,图版143E、150B。
5. 苏富比伦敦,1973年11月27日,编号40。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藏家群体。他们热衷于艺术品收藏,依个人所好,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此次,我们有幸征集到了“来谁堂”之收藏。“来谁堂”始于1991年,意为“来谁皆可”、“来者何人尚不可知”,所属者罗磊光先生是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古艺术品的收藏。他博览群书,注重自身修为;他信奉佛教,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静。其所藏佛像尤为精彩,如此次上拍的一件木胎金漆释迦牟尼苦修坐像,为元代至明初所制,身形嶙峋,卷发长眉,凝神紧思,闭目坐禅,容貌奇古。正是经由六年的苦修,雪山大士成就无上之道,得无量功德,并得以回归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此件佛像采用“金箔罩漆”工艺,与王世襄先生旧藏一件明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在制作工艺方面极为相似,均展现出悉达多太子六年苦行之状,虽久经沧桑,仍神采不减。

Lot 1011
明末至清初十七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高 40cm.
来源:1. 瑞士私人收藏。
2. 苏富比香港,2014 年4月8日,编号3058。参阅:Wladimir Zwalf,《佛教:艺术与信仰》,伦敦,1985年,309。
明末至清初的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亦为佛像经典之作。其面颊丰满,双耳低垂,神态悲悯,超然而有情。且来源清晰,曾为瑞士藏家旧藏,并曾于香港苏富比上拍。大英博物馆藏一件清康熙铜鎏金佛像,造型、姿态及莲座与此件极为相似。清乾隆时期的木胎金髹观音坐像身形较大,发髻高绾,端庄稳重,尽显大慈大悲之态,体现出典型的浙江佛像风格。

Lot 1009
清乾隆 木胎金髹作观音坐像
高120cm.
罗磊光先生不只注重个人修为。看他的收藏,更能体会到一种家国情怀,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插花作为宋人四艺之一,是古人修身养性的代表。清乾隆黄玉雕摩羯鱼花插或许就是乾隆皇帝当年心仪的花器。此件雕双鱼从海浪中跃出,其中一条行将幻化为祥龙。黄玉乃乾隆皇帝最为钟爱的玉石,此件花插雕工灵动自如,线条与形态充满张力,且有金榜题名、加官进爵的美好寓意。此件拍品亦曾于巴黎苏富比上拍。

Lot 1016 清乾隆 黄玉雕摩羯鱼花插
H:15cm
来源:苏富比巴黎,2011 年12 月15 日,编号194。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商务印书馆,1995 年,编号49。
2. 展览图录《中国玉器源流考》,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1975 年,编号421
3.Nott 著,《中国玉器》,图版XCII。
4. 美国旧金山博物馆藏, 见于《AveryBrundage 藏中国玉器》,图版LXX。
5.《赵从衍家族藏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II》,苏富比香港,1987 年5 月19 日,编号336。
6. 苏富比香港,1977 年5 月17 日,编号382
7. 苏富比纽约,1986 年4 月11 日,编号229。
8. 苏富比纽约,1983 年2 月25 日,编号257。
9. 苏富比香港,1992 年10 月28 日,编号606。
10.Alan 与Simone Hartman 藏, 佳士得香港,2007 年11 月27 日,编号155。
“来谁堂”所藏另有诸多生活长物,精彩纷呈,如明黄花梨三撞提盒、黄花梨官箱等皆由贵重木材所制,木纹清晰,文雅大气;明铜制鸭型香薰,造型写实,文人意趣十足;再如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彩人物提梁茶壶,富丽华贵,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
明 趣•清 赏

近年来,明代艺术品渐渐升温,世界各地明代主题大展不断。明代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综合实力曾一度称霸于亚洲乃至全球。明代中后期,帝王或醉心伊斯兰教,或深谙道教;伴随着商品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江南文人阶层渐渐发展出自己的审美与文化习惯。此次,我们特别遴选出分别代表帝王之趣与文人之趣的典型之作,试图一瞥大明之风采。其中,明万历青花五彩龙凤纹印盒,色彩绚丽,寓意琴瑟和鸣,且为张宗宪先生旧藏;龙泉窑青釉暗刻缠枝花卉纹如意古钱大盘为明代大器,龙泉青釉青葱翠艳,莹润凝厚,彰显出大明大气开放的姿态,伊朗的阿尔德比神庙也有相似藏品。

Lot 926
明万历 青花五彩龙凤纹印盒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
直径6cm.
至清康雍乾三朝,无论是单色釉还是青花、粉彩瓷,无疑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此次,一件清乾隆仿官釉贯耳瓶为乾隆朝仿古单色釉精品。器身光素,开片疏朗,古雅静穆,且器形较大,颇为难得,2006年香港苏富比曾有相似拍品上拍,成交价达96万港币。清乾隆青花缠枝莲书灯一对,装饰华丽多变,纹样与常见写有御题诗的烛台不同,或为乾隆皇帝御用书灯,显示出脱俗的皇家风范。另有一件乾隆粉青地粉彩宝相花纹小梅瓶,器形端庄秀美,以豆青为地,绘宝相花纹样,绘工精美,华贵富丽。梅瓶高仅14.3厘米,尺寸之小,极为少见,为乾隆时期难得一见的袖巧佳器。
Lot 961
清乾隆 粉青地粉彩宝相花纹小梅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高14.3cm.
参阅:1. 香港佳士得,2004 年11 月1 日,编号1146。
2. 香港佳士得,1996 年4 月28 日,编号771。 3.《集珍斋藏文房》,Weatherhill 出版社,1997 年,图版36。
此次亦有诸多精彩玉器及杂项小品,大多来自家族及文物商店旧藏;另有华裔藏家珍藏、使用多年的中国艺术品书籍,多为名家藏品集或名作集览,为研究精进及收藏必备。
十五年,竭心尽力;十五年,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