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影像艺术丨“摄影,艺术的边界”艺术沙龙成功举办

2016-05-04 09:47



论坛现场


5月1日下午,在艺术北京建行私人银行VIP室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艺术沙龙活动,该沙龙由《艺术商业》杂志主办,探讨“摄影,艺术的边界”。活动现场由《艺术商业》杂志副主编岳岩主持,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影像拍卖第一人、华辰拍卖常务副总李欣,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分别从摄影艺术的发展脉络,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崛起和发展变化,以及如何收藏影像的角度展开讨论。 



众嘉宾合影,从左至右:艺商传媒COO陈可、艺术商业副主编岳岩、泰康空间的艺术总监、华辰拍卖常务副总李欣、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


沙龙开始,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以经典作品案例解析,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市场价格以及摄影的收藏做了简单的梳理。他表示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变成了艺术家的创作工具,现在面临的是传统摄影和新的摄影的结合。刘香成还分析了关于摄影作品的收藏和市场。“摄影的收藏历史并不长,最早的是美国的两个画廊。1970年,美国的博物馆开始收藏摄影作品,但是数量很少,发展到2015年,摄影作品的收藏已经成为各大博物馆很重要的收藏门类。”

 


华辰拍卖常务副总李欣


紧接着,影像拍卖第一人、华辰拍卖常务副总李欣从2006年中国首场影像拍卖谈起,梳理了近十年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发展脉络。作为中国影像拍卖市场最有发言权的人,李欣表示“国际上大概从70年代开始有影像收藏,发展到今天有近四十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有案可循的就是2006年那张《大眼睛》以34.8万成交。2011年,影像收藏市场已经有了飞跃,成交价格超百万。到2014年,整个艺术品市场开始萎缩,都在挤泡沫,而影像市场恰恰相反,以10-30%的趋势在上涨。”而关于影像收藏收什么,李欣谈到:“凡是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事件一定有收藏价值,该入手的时候要赶快入手。” 



论坛现场


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则从泰康本身的摄影作品收藏的思路谈起,如何选择摄影作品,如何研究并解读作品。她表示,影像收藏要从个人审美、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已形成的标准甚至技术创新来考虑。“从对摄影的观察到研究以及收藏,我们是逐步学习并增加认识。我最早做摄影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比如纪实类作品,我们追踪的是它的审美,摄影进入中国一百多年,我们的收藏涉及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线。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创作者如何从最初非常个人的表达,再到为主流摄影体制建立一套标准。所以关于摄影的收藏和研究,除了审美,这种标准也是核心。” 



论坛现场
 
照片能见证历史,也能改变世界。影像艺术是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相信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加入我们

姓名: *

性别:         *

手机: *

邮箱:

*为必填项

感兴趣的内容(请在方框内打✔)

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我们(请在方框内打✔)